顯示具有 0.病歷資料改良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0.病歷資料改良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
病歷改良目標之一

目標之一為建立整合性電子病歷資料庫

主要包括病歷資料的輸入、資料庫的資料處理與分析,以及資料庫輸出之運用三方面。

無論對於學術或臨床醫療相信都將有很大的幫助,且也已是目前的一大趨勢。

然目前臨床上對於電子病歷及其整合等各方面仍面臨相當大的挑戰,

尚需醫療、資訊等各方面的人員長時間的投入。



資料分析流程(初步)

【病歷資料分析流程】


1.部分資料如初評日期有缺漏,後續改良時應補充於資料輸出的欄位

2.資料欄位多,但有些為無法直接分析的量性資料或不需要納入分析的變項,因此需要挑選所需的變項(即研究所關心的變項),再進一步進行後續整理。

3.建立各變項的codebook,包括變項名稱、response categories及如何recode等。

4.首先必須合併同一位病人的初評與DC評估的資料於同一列,將重覆的資料刪除。
 ※此部分須注意有些病人只有初評、只有DC、兩者都有但有不同時間的資料

5.依診斷篩選進入評估的資料。本次主要以中風為納入標準。
 ※部分診斷寫得並不很清楚,需進一步查證,則將這些資料分開,方便日後確認。

6.各變項資料內容依codebook設定重新coding,並確認是否有太多missing data,若有辦法補齊則盡量將之補齊。

7.統計分析